2025年,备受瞩目的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常德隆重开幕。本次论坛聚焦生物制造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,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、产业领袖及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生物制造领域的机遇与挑战。
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、生物制造产业联盟主办,常德市人民政府协办,旨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为推动生物制造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国际化平台。论坛上,众多知名专家围绕合成生物学、基因编辑、生物催化等热点领域展开主题演讲,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案例。
论坛聚焦于生物制造领域的三大热点:合成生物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、生物催化技术的产业化进程、以及智能化技术对生物制造的推动作用。专家们指出,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,已经在食品、医药、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,而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,更是为生物制造行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明教授在演讲中提到,生物催化技术正在成为提高产业效率、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。“通过基因编辑和优化,我们可以设计出更高效的酶催化剂,未来将进一步实现工业规模的节能减排。”
除技术分享外,论坛也特别设置了“产学研合作”专题讨论。与会代表普遍认为,未来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。湖南省科技厅高级官员在致辞中表示,政府将持续加大对生物制造领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,尤其是在技术转化、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方面。
此外,论坛期间还发布了《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蓝皮书(2025)》,蓝皮书指出,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预计到2030年,生物制造核心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人民币,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来自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和企业家,与国内专家共同探讨全球生物制造发展趋势。国际化视野的融入,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可能。
德国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菲利普·施耐德(Philipp Schneider)表示,全球生物制造行业正朝着标准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,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,希望未来能加强中德之间的合作,共同促进行业创新。
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,常德市正逐步成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。近年来,常德市通过引进高端人才、加快科技园区建设、优化产业链配套等方式,打造了良好的生物制造发展环境。
常德市市长在论坛闭幕式上表示:“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,进一步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,力争将常德建设成为中国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高地。”
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展示了中国生物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,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合作与创新的可能性。未来,生物制造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,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